(一)清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项目名录
级 别 代 码 项 目 获评时间 批 次
国家级 IV-43 清丰柳子戏 2008.6.13 第一批
国家级 VII-69 麦秆剪贴(聂氏麦杆画) 2014.12 第四批
省级 I-27 清丰孝道故事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II-26 清丰彩灯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III-22 杨韩村唱秧歌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IV-37 龙舞(狮龙斗蛛舞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IV-37 龙舞(五彩纸龙)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IV-37 龙舞(铁花火龙)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VII-14 梅花拳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X-10 张曹庙会 2009.6.12 第二批
省级 VII-30 梅庄马戏 2011.12.19 第三批
省级 IV-37 龙舞(麦秆龙) 2011.12.19 第三批
省级 VIII-46 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(义兴小磨香油) 2011.12.19 第三批
省级 VII-69 麦秆剪贴(刘氏麦秆画) 2015.9 第四批
省级5面塑(陈氏面塑)2021.2第五批
省级14麦秆剪贴(王氏麦秆画)2021.2第五批
市级 IV-3 清丰背阁抬阁 2008.1.30 第一批
市级 Ix-2 清丰驯兽艺术 2008.1.30 第一批
市级 II-5 五仙镇传说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II-6 岳飞庙传说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III-6 李氏字画装裱工艺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IV-1 乾坤大鼓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-4 寸跷秧歌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-5 哈达官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-7 黄焦村舞狮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-8 清丰高跷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-9 扁担偶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III-9 韩村纺织技艺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VIII-11 李记猪蹄 2010.2.16 第二批
市级 III-1 高堡乡葫芦烙画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III-4 刘氏木板年画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IV-1 板凳头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IV-2 架鼓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-1 清丰乐腔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-2 二夹弦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II-2 任氏老粉皮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II-3 梁氏皮冻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II-4 木器雕刻技艺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VIII-5 薛氏五香驴肉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IX-5 大青活 2012.1.16 第三批
市级 II-7 寇家唢呐艺术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III-18 后游子庄二鬼摔跤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IV-22 大韩村木偶戏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IV-23 乐腔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III-19 后游子庄舞狮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X-13 江渎庙会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VIII-19 仙庄草编 2013.12.9 第四批
市级 III-17 大韩村龙舞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III-18 东庵上虎舞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IV-28 目连戏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-9 河南坠子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-17 陈氏抢奔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3 城关镇玻璃漆画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4 王氏麦秆画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5 王氏刀工书画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6 布艺(东庵上五彩绣)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6 布艺(东庵上布老虎)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-37 面塑(陈氏面塑)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I-44 乔氏御八珍熏鸡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I-45 德信居卤制技艺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I-46 肖家木杆秤制作技艺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I-47 老周家蒸饺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VIII-48 王氏掐丝银胎景泰蓝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IX-9 谭氏接骨膏药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IX-8 姚氏中医外科疗法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 IX-10 冯氏妇科 2016.12.31 第五批
市级I-35高姑姑布传说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-37清丰方言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-38柳子戏传说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-39清丰洪家班传说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II-21大韩村舞狮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V-33坠剧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V-34五腔调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V-35大平调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-26梅花拳(巩营梅花拳)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-30罗汉拳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-31武当破连拳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-32梅庄驯兽技艺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I-47岳氏花鸟字画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I-50富锦斋麦秆画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II-77户氏土豆粉烹制技艺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II-78杨家旋木工艺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VIII-79卫城赵氏鸽哨制作技艺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X-27纪氏珍灵膏2021.3.29第六批
市级IX-28李氏万应膏2021.3.29第六批
县级 注:第一批没有编号 南霁云忠义故事 2007.11.5 第一批
县级 清丰大平调 2007.11.5 第一批
县级 清丰四平调 2007.11.5 第一批
县级 清丰二夹弦 2007.11.5 第一批
县级 I-1 李天官的传说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2 葛娘娘的传说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3 大太监刘瑾的传说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4 一门四烈士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5 贵妃花红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6 仁义胡同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8 泥马渡康王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I-1 双庙黑古陶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I-2 范氏麦秆画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I-3 董石村剪纸艺术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I-4 赵庄扎灯笼技艺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V-1 北街舞龙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V-2 丁家舞狮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V-3 贺庄背阁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3 王记凉粉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4 范家灌肠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5 古城粉皮加工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6 二白炒饼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9 程记糟鱼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10 张家灌肠制作技艺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11 铁签炉鏊油条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X-12 石磨豆腐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XIII-2 蒋氏烧伤疗法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VII-2 黄焦村社火 2009.12.28 第二批
县级 I-1 普照寺传说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-2 清丰八景传说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-3 黄龙潭与黑龙江传说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-4 子路故事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I-1 孟旧寨民间雕塑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II-2 大韩村丰登鼓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II-3 六塔秧歌舞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II-4 六塔皮影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II-5 大韩村架鼓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1 固城南街舞龙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2 张吉村舞狮子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3 大韩村独杆轿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4 韩村高跷火轿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5 大韩村鹬蚌相争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6 大韩村五鬼闹庙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7 大韩村二鬼摔脚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10 大韩村舞虎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V-11 大韩村舞龙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-1 大韩村独角戏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-2 大韩村傀儡戏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-3 高堡乡罗戏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-4 大流乡大平调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-6 韩村乐腔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-1 范石村说书大鼓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-2 清丰坠子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-1 巩营小红拳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-3 大韩村破廉拳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-4 古城洪拳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-5 大韩村马上盘鼓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I-5 古城粉皮制作工艺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I-6 罗寨村粉条加工技艺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I-7 清丰民间套板印染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VIII-8 阳邵手工虎头鞋帽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X-1 双庙民间医术秘方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X-1 韩村老爷桌 2013.1.22 第三批
县级 I-1 古城卫城故事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I-2 孟氏神像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I-4 韩村套版印刷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I-5 中石丝绢烙画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V-1 清丰洪拳武狮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V-2 固城舞龙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-1 苏二庄洪拳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-2 巩营梅花拳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1 清丰手工雕塑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2 乜城剪纸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3 任氏剪纸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4 清丰纸扎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5 猪毛刷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6 灯笼画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7 清丰石雕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VIII-8 刘庄木器加工 2014.6.23 第四批
县级 II-1 东庵上剪纸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III-1 旱船秧歌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IV-1 舞虎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-1 大小洪拳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-2 炮拳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-3 四拳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-4 进手拳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-5 抢奔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I-2 打铁技艺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VIII-8 唐记猪蹄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IX-3 赵郎中黑药膏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IX-4 赵郎中“琥珀色”药水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X-1 庵上庙文化 2015.10.19 第五批
县级 I-1 清丰方言解读与研究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II-1 高堡乡二鬼扳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V-1 五仙镇大平调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V-2 五腔调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-1 清丰坠剧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-1 李氏罗汉拳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-2 大韩村舞狮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-3 巩营梅花拳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-4 武当破连拳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-5 梅庄驯兽技艺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-1 岳氏柳板术字画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1 富锦斋麦秆画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2 福盛黄米粽子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3 卫城赵氏鸽哨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4 杨家旋木技艺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6 糖画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7 魏氏草辫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VIII-8 户氏土豆粉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X-1 纪氏珍灵膏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X-2 李氏万应膏 2019.5.15 第六批
县级 I-18关帝庙的传说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 I-19葛氏割肉孝姑的传说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 I-20廉吏张养正的传说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II-11王记唢呐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II-12关帝庙道教音乐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IV-15清丰县四平调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-23董氏魔术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-24王雁古架太极拳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-25清阳梅花拳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-20李氏内画绘制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0许氏古埙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1顿丘酒业酿造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2陈记香油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3城南木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4朱氏热锅驴肉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5孟氏铜版画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6王氏黑豆传统种植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7张氏卤肉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8侯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59郭氏养蜂酿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60朱记面糊涂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61“程氏”灌肠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VIII-62张氏烧饼制作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IX-10敬元堂栗氏中医推拿技艺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X-5双庙庙会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X-6张氏祭祖仪式2023.5.18 第七批
县级X-7张氏传统婚嫁习俗2023.5.18 第七批
二、特色饮食
蘑菇宴:清丰盛产食用菌,故蘑菇吃法多种多样。顿丘温泉大酒店的蘑菇宴颇负盛名。
清丰烧饼:源于隋朝张清丰头炉烧饼敬娘亲的故事。清丰烧饼外皮焦黄、外酥里软,是清丰传统风味小吃。
桃园健民耗辣椒:营养丰富、味道清香、质地脆嫩、口感绝佳、风味独特。
韩村壮馍:通体金黄,外焦里嫩,皮酥馅香,肥美可口。
韩村烧鸡:以农家散养柴公鸡为食材,肉质筋道,香味浓郁,咸淡适中,营养丰富。
双庙凉粉:色泽绿黄透明,可凉调、可煎吃,筋度大,色鲜味美,口感爽滑。
阳邵灌肠:具有独特的手工技艺,以油煎、凉拌为主,口感软嫩,舌齿留香。
七保安五香驴肉:产自于仙庄镇七保安村,相传孙膑斗庞涓时曾在七保安村设过迷魂阵。七保安五香驴肉具有色泽红润、肉质细嫩、味道醇厚、入口香烂、余味深长、油而不腻等独特风味。
李记猪蹄:色泽鲜艳、香气诱人、口味上乘,具有“熟烂脱骨、肥而不腻”的特点。
二白炒饼:饼丝细柔,色泽金黄,工艺讲究,精致清淡。因其传人人称二白,故名。
粉皮:色泽银白光洁,半透明,弹性好,韧性强,久煮不糊,口感细腻。
清丰铁锅蛋:色泽鲜艳,油润明亮,鲜嫩软香,回味无穷。
清丰焖子:肉质鲜嫩、劲道爽滑、味香型美。
石磨豆腐:水嫩清香,色泽乳白,味道鲜美。
粉肚:味道独特、色泽美观、营养丰富、老少皆宜。
清丰香肠:风味鲜美,醇厚浓郁,回味绵长,越嚼越香。